劇情簡介
曾在網上看過一個報道,說的是一名學生,在寄宿學校讀書。半夜的時候,這個孩子正在睡覺,結果卻被人推門而入后,拉扯被子,硬生生給拖到了門外的走廊里。隨后,一群人對這個孩子拳打腳踢。其中,還有人拿了刀具。
出于自我防衛,男孩主動抵擋反抗。因為頭部被人打的生疼,男孩很害怕,就用刀反手亂揮,刺到了霸凌他的這些人。最終,這位學生坦白稱,跟這些人并不認識,自己也沒得罪別人。
可惜,即便如此,他還是接受了法律懲罰,因為他刺到了人,使人受傷。
很多人都為他鳴不平,覺得他是被欺負的孩子。但也有人認為,是家長的教育失職,家長教育孩子時,不該過于軟弱,更不該過激。
生活中,有很多學校霸凌事件發生。一個女大學生發聲稱,自己不敢回憶童年時光,那段記憶給她造成了很大的傷害。
每次上學,都會有一些男孩子,把她書包都扔掉,砸她文具盒,毀壞她的書本,然后羞辱她。這讓她特別恐懼,真的就輟學了。
雖然長大后很后悔,覺得當時的自己很軟弱,不懂得反抗,不知道應該如何保護自己。
類似的案例實在是太多了,都真實地發生在學校里。當然,除了高年級的孩子時常出現霸凌事件,現在就連幼兒園的小孩子,也有些個別孩子,難逃被霸凌。
一個小女孩才上幼兒園小班,中午睡覺后,她一看周圍的人,周圍的人就朝著她笑。女孩十分費解,不知道發生了什么。隨后,就有人指著她的臉,沖著她吼:"大花貓,真丑。"
女孩趕緊湊到鏡子前面,朝著鏡子里的自己看了又看,只見到自己臉上都被畫花了,不知道被誰用彩色筆,畫成了一只"貓"的樣子。
女孩哭了,此時,一個男孩笑得最歡了,還指著女孩邊笑邊捂著肚子說"你好丑。"
女孩沒作聲,她突然想起媽媽說的話,做人要寬容。于是,就沒理會男孩。結果,男孩卻得寸進尺,開始給女孩起綽號"小丑貓"。女孩子很愛美,最討厭有人說她了,當時就氣哭了。
即使這樣,女孩都沒給男孩告老師。事后,連老師都問女孩,你怎么不主動告老師呢,這樣老師好幫助你解決,讓那些欺負你的人,不敢再欺負你了。
沒想到,女孩竟然回答說:"我媽說了,不要給老師添麻煩,那樣老師會不喜歡我。"
幼兒園老師聽了這話,趕緊跟女孩解釋:"如果有人欺負你,你要記得,該告老師必須告老師。雖然你媽媽說的有道理,但老師并不怕麻煩,尤其是你遇到困難的時候,老師會第一個站出來幫助你。明白了嗎?"
1 爸媽是高知識分子,待人寬容的家庭
有的孩子爸媽,屬于高知識分子,為人寬容和善,平時會習慣性地告訴孩子,做人要講道理,盡可能的和平地解決問題。爸媽越是這樣告訴孩子,孩子越容易養成一種退縮忍讓的性格,試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,自然容易在校被欺負了。
2 孩子被欺負,爸媽總忽視的家庭
有的家庭里,爸媽只管孩子的吃穿用度,對孩子的情緒很少在意。有時候,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了,回家沒告訴家長,家長可能都不知情。
甚至,個別孩子跟家長說,自己在學校被人欺負了,家長只一看,孩子沒有受到外傷,還能跑能跳。于是,家長就直接忽視了。
這樣的爸媽,很可能會養育出,習慣性挨欺負的孩子。這類孩子不懂反抗,覺得自己沒人在乎,內心很自卑,愈演愈烈,自然而然就養成了習慣。此時,爸媽真該好好反省。
相反,一些真正懂教育的家庭,很早就會教育孩子,什么是霸凌,什么是反霸凌。也就是說,這些懂教育的家長,會對孩子進行早教啟蒙,告知孩子怎么正確處理,自己被欺負這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