劇情簡介
1953年5月,朝鮮戰爭已經接近了尾聲。但對美軍陸戰1師1團2營F連中士克魯斯來而言,每一天都過得非常緊張。志愿軍夜間的小規模襲擾幾乎是無止境的,為此長官決定來一次主動出擊,反襲擾志愿軍。
5月23日夜,F連出動了一個排,在排長漢密爾頓中尉的率領下向志愿軍的104高地摸去,他們的計劃就是小小地打一下,能破壞觀察所或指揮所是最好的???魯斯就參加了這次的行動。
可當他們快要接近目標的時候,尖兵突然發現道路中間有一根絆索。一名陸戰隊員來不及收腳,一下踢了上去,緊接著左右兩邊同時響起了暴風驟雨般的槍聲。顯然,志愿軍早就有了準備,在這里設下埋伏。
走在前面的人一下子被打倒了七八個,其中就包括漢密爾頓中尉。克魯斯這是頭一次在如此近的距離上觀看對面槍口的火焰,這是一個倒V字形的伏擊圈,正中是一挺重機槍,距離大概有50碼,而兩側最近的地方大概只有20碼。
克魯斯和戰友一起手忙腳亂地架起重機槍,開始進行壓制射擊。槍口的火焰讓他什么也看不見,只能大致估計方向后進行盲射。很快他就打完了一條彈鏈,借著換彈的間隙他的目光才慢慢適應了黑暗。他看見一名陸戰隊員拖著受傷的漢密爾頓中尉往回跑,一名志愿軍從黑暗中沖出來,用槍托狠狠砸在他那人的頭上,那名陸戰隊員倒在地上不動了。
克魯斯換好彈鏈之后,又開始像夢游一般射擊。在他右側的壕溝里,雷加利斯下士帶著七八個人躲在里面。一枚手榴彈正好扔進了壕溝,就落在雷加利斯的腳邊。雷加利斯不顧危險,撿起手榴彈奮力扔了出去。
手榴彈在壕溝外爆炸了,雷加利斯用自己的勇敢挽救了壕溝里的八個人。但他因為身體暴露過多,被對面射過來的子彈擊中胸膛,當場就陣亡了。被他救下來的人也沒能幸免,因為又有手榴彈接二連三地扔進了壕溝,沒有了雷加利斯那樣的勇士,其他的人要么嚇得呆在原地不動,要么翻出壕溝開始逃跑。
手榴彈在壕溝里爆炸后,壕溝里傳來了呻吟聲。有志愿軍從暗處沖出來,跳進壕溝里,抓住一個傷員的腳,試圖把他拖回去???魯斯見狀立即掉轉槍口向對方射擊,那名志愿軍倒下了。但很快就飛來兩枚手榴彈落在克魯斯的身旁。
克魯斯眼疾手快,倒在地上向一側滾去,兩聲爆炸響過后,副射手滿臉是血躺在地上,重機槍也被炸壞了。這次的戰斗以陸戰隊的失敗而告終,一個30人的排,被打死了7人,負傷14人,還有1人被俘虜,只剩8人還能繼續戰斗。
【美國老兵克魯斯,戰后出版了他的日記《最后的塹壕》】
克魯斯因為位置比較靠后,僥幸得以逃脫,但他的腿上也被彈片劃開了一道口子。他因此獲得了紫心勛章,并在一個月后晉升為上士。這是克魯斯在朝鮮的最后一場戰斗,他回憶這場戰斗時稱:
“這樣的失敗在1951年11月以后已經是司空見慣了。我對戰報里列舉的中國人的傷亡數字嗤之以鼻,就我在現場親眼目睹的情況而言,我敢打賭他們的傷亡不到我們的一半。這樣貿然的突襲是非常愚蠢的。要想取勝,除非出動整個炮團,外加五輛坦克和一架飛機才有可能?!?
?